緣起
2004年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陳維熊院長在偶然的機會下受哈佛大學蕭慶倫教授邀請前往陝西鐵廠村。這趟旅程成了一切計畫的起源,並成為延續至今的海內外服務學習工作。隨後,陳院長創辦了臺北市全球健康教育協會。
自2005年起,我們帶領陽明大學的學生前往過中國偏鄉、南北印度、尼泊爾、台東、台西、恆春進行醫療服務,在提供服務與接受服務的相互適應與滿足過程中,透過多元文化視野體驗人道關懷、社會責任與社區醫療服務之學習,重新檢視在台灣地區已不復見的疾病。 目前主要以拉達克、尼泊爾、台西、恆春為本協會主要服務地區。 |
宗旨
以促進海內外弱勢族群之健康、發揮人道關懷之精神為宗旨而成立。
本協會之主要任務為: 一、結合社會資源及有志之士,以促進海內外弱勢族群之健康。 二、提供青年學子參與服務學習之機會,藉由服務之過程,培養其人道精神。 三、運用專業知識,協助弱勢族群發展醫療保健、自我照顧之能力,以期當地社區能達到醫療照護之自立。 |
願景
十多年來,我們拓遍了喜瑪拉雅山區拉達克、尼泊爾、中國西安、四川,甚至遠至非洲馬拉威。2011年在持續推動海外服務之餘,我們也啟動了另一項重要的計畫──在台灣東部以及台西海口地區,推動醫療與教育服務。近年願意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少曾參與服務團隊的學生即使畢業,仍選擇留在相關領域中努力。我相信他們都會是好醫師──因為,我們唯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做「醫師」。
我們期望這些服務,都能在醫學院學生的年輕生命中留下印記,伴隨他們邁入未來的醫師生涯,時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更期盼這樣的經歷,能讓學生們永遠不會忘記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的事還有太多,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小到微不足道,但一個個微小的力量集結起來,卻可以扭轉世界。 |
尼泊爾Nepal尼泊爾為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一個內陸國,由於地處高海拔地區,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於尼泊爾境內,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尼泊爾擁有古老的文化遺產,佛教創始人佛陀釋迦牟尼即出生在尼泊爾。
2009年尼泊爾果碩仁波切來台,因緣結識陳院長與榮總兒童醫學院部兒童腸胃科吳子聰醫師。果碩仁波切是尼泊爾加德滿都圓滿法洲寺佛學院(Phuntsok Choling Monastic School PCM )創辦人。 圓滿洲寺佛學院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南方,交通順暢時約三十分鐘車程可抵達。院內當時約有180名青少年學僧及小沙彌,另還有五位比丘法師皆住校。180名青少年學僧及小沙彌均來自貧困家庭。 擁擠又潮濕陰暗的環境、軟及硬體設備均不足、缺乏正確衛生教育、單調的飲食內容等,感染、營養不良、皮膚病、近視、口腔疾患及腹瀉相當常見。當地醫療缺乏,無完善治療及轉診機制,延誤治療所導致的後遺症,讓人遺憾。 |
←心繫235公里。陽明×台西
(台西粉絲專頁) |